《拓荒》标志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05-13
分享:

第三方仓储物流

系列专题片《见证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是海淀区融媒体中心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而倾力奉献的收官之作。共分为《拓荒》、《创业》、《成长》和《使命》四个篇章。该片集合了众多珍贵的一手视频资料,采访了众多中关村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从本土视角出发,回顾中关村40年发展历程,以此致敬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拓电商外包公司荒者、创业者和继续者、致敬具有世界眼光的政府职能部门、致敬每一个奋力托举中关村的治理者、致敬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

第一集《拓荒》

当周值班总编辑关心:今天我们的选题之一就是致敬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需要采访的人物是······

作为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编委会的轮值总编辑之一,关心正在进行着当天的全媒体指挥调度。58岁的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四十个年头,说起当年刚入职时的情形,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海淀区融媒体中心编委会编委 关心:“我是1979年7月份来到咱们单位的,当时咱们单位叫海淀广播站,是对全区、对海淀区郊区广播,我当时来的时候十九岁,当时小站只有十八、九个人,连编播带技术工种在内。我记得很清楚的时候,我来的时候呼号,社员同志们、社队干部同志们,海淀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这是我们当时的呼号”。

1979年,时年十九岁的关心正是花儿一般盛放的年龄,天天早晨,她甜美的声音便会在海淀城市街巷和田间地头的大喇叭间响起,把区委区政府的声音传递出去。

关心是个土生土长的海淀人,她的家就在闻名的北京大学对面的一个筒子楼里面,这里是后来被称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核心地带。不过,这时候的中关村还只是个普通的地名,假如说有什么尤其的地方,就是这里集中了清华、北大和中国科学院等一大批国家顶级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当时中国智力资源很为密集的地区。

就在关心参加工作的这一年,中国科学院很年轻的正研究员-----陈春先,刚刚参加完全国科技大会并从美国访问归来不久。率先在科技大会上体会到“科学的春天来了”的他,又在美国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中关村首家民营科技机构创始人 陈春先(媒体影像资料):“我们的科技成果一般就是写论文或者是办展览会,领导来看看说你搞得很好,但是过了一阵就没事了。人家刚好是另外一样,这边脑子里有一个新的东西出来了,有个新的发现在实验室里做出来了,假如他能利用的话,过了不到三个月,不到半年就已经可以做成产品了,可以在市场上卖。这个东西对我的冲击是很大的,我觉得我们搞了好几十年,应该学人家实在的东西”。

正是此次硅谷之行带来的冲击,1980年10月23日,怀着一腔报国热忱和朴素爱国情怀的陈春先,在中科院物理所一间破旧的库房里,与同事纪世灜、崔文栋一起,创办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服务部”,开始探索如何才能把纸面上的科技成果,真正转化成为实际的产品?

中关村首家民营科技机构创始人 陈春先(媒体影像资料):“财务章,等离子体先进技术服务部,这个还真是那个时候的。我们服务部搞起来了,要搞硅谷,口号很大,实际上步子是很小的,就那么七、八个人,组织了个服务部,北京市科协给我们盖了个章,拔了两百块钱,开了个账户,以后我们就帮人家搞点设计呀,做点服务,给人家咨询,每年大概有两万块钱的收入”。

那时候的陈春先并不知道,就是这个简简单单的服务部,后来被认为是中关村乃至全国首家民营科技机构的雏形;他们迈出的这一小步,成为了点燃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的星星之火。

先进技术服务部成立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为海淀区的地方经济服务,首家合作对象是海淀区劳动服务公司。由陈春先他们出技术,劳服公司提供人员和场地,共同建立了“海淀新技术工厂”。这,也为陈春先他们日后与海淀区的进一步合作埋下了伏笔。

中关村首家民营科技机构创始人 陈春先(媒体影像资料)“:这个等离子先进技术服务部工作的人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的,每人每个月的报酬大概在七、八元钱,到十五元不等”。

十五元钱,这点在今天看来完全微不足道的收入,在当时却相当于每个人涨了两级工资,自然也就在中科院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陈春先也被扣上了“歪门邪道、腐蚀干部、不务正业”十二个字的帽子。

北京市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原会长 纪世灜:“有一次他召开我和崔文栋,召集我们聊天,在我们的办公室,说我们不但不能倒,老纪你怕不怕?我说我不怕。老崔你怕不怕?老崔说既然做了就不怕。好了,有我在,陈春先自己,有老纪,有你在,我们三个人不倒,我们的服务部就倒不了”。

从1980年开始,近三年的时间,陈春先和他的服务部是在查账、封门、甚至濒临倒闭中度过的。他们这种在那个年代看来甚为离经叛道的做法,在中科院乃至整个科技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同时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直到1982年底,新华社的一篇名为《研究员陈春先搞“新技术扩散试验”初见成效》的文章,引起了中心领导的关注,并且专门就此事进行了批示。

北京市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原会长 纪世灜:“全部肯定,而且指导性的方向。就说陈春先大方向完全对头,应予支持。同时第二天胡启立的报告递上去以后,胡耀邦批示,请科技领导小组研究出政策”。

中心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让中关村里的知识分子心中有了底气,原本就跃跃欲试的人们纷纷走出高校和院所、下海开办公司,从而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陈春先他们也决定乘着改革的东风,进一步扩大并发展服务部。很快,这个想法得到了北京市科协和海淀区科委的大力支持,由海淀区工业公司提供办公用房,并借款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由陈春先担任华夏所所长,实行“技、工、贸”一体化模式运营,当时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随后,科海、京海、四通、联想、信通等公司相继成立,在中心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鼓舞下、北京市和海淀区的大力支持下,到1987年,中关村地区以两通两海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已达到148家,这些高科技企业在中关村沿线形成大写的英文字母“F”型,被人们称为“电子一条街”。

海淀大街1号,又被称为“海淀一号楼”,这里曾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关村地区很高的建筑,也是当年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的办公地,因此被视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起点。而它更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办公地,见证了中关村的萌芽、破土和成长、壮大,如今这里已经变身为一处创新创业者的梦想启航地:中关村梦想实验室。

中关村梦想实验室总经理 张歧:“我们在创业者的价值发现、价值培育和促进创业者的价值实现上,我们将进一步的努力,为他们早日实现自身的梦想而不懈奋斗,很后实现我们大家共同的创业梦想”。

30年前,年仅28岁的张岐,一心想着单位能离家近点儿,报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经过几轮筛选后被录取。那个时候的他,并不知道来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工作,对他此后的人生意味着什么?

中关村梦想实验室总经理 张歧:“这三十年应该说是我个人成长的三十年,奋斗的三十年,同时也是收获的三十年。这些年我见证了很多成功者,也见证了很多碰到困难的人,但这些在改革的浪潮中是正常的。这三十年给我的很大收获就是激情是在中关村成长当中激发出来的,梦想是在海淀这片土壤当中诞生的”。

当年张歧来海淀工作的时候,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刚刚经历了一场“是”与“非”的争论和堪称“暴风雨”式的洗礼。那时候电子一条街上的企业,大都采取自筹资金,自由组合的方式,属于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有方向无路径状态,再加上市场缺乏引导和规范,便出现了一些像“倒爷一条街”、“骗子一条街”的负面舆论。

司法部原部长 (1984年任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 张福森:“在买进卖出科技产品的过程中,它有智力投入,有技术开发,有服务,也有技术上的创新,所以不完全是简单的倒买倒卖,所以说这一条街是倒爷一条街是不对的,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它还是科技开发一条街”。

海淀区作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所在地的辖区政府,从它一诞生起,就一直关心和呵护着这条街,从政策鼓励、场地提供到资金支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人员下海办企业的环境氛围。而这在当时,是要承担一定政治风险的。

很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1983-1984年任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 贾春旺:因为他出来搞科技开发,就取消了党的组织关系,我们在海淀区,我们也是党的组织,我们就给他续上连续计算。(另一段)来料加工也要有钱买料,从金融上怎么跟区里的有关部门商量,怎么给他们创造一些方便,怎么动员区里的有关下属单位和部门跟他们合作。

司法部原部长 (1984年任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 张福森:“企业要发展,它就有个资金积累问题,那你要帮助他积累资金,就要在税收上,政府就要想办法,当时怎么办呢,就是叫民办集体的科技企业,按照北京市知青企业的政策,享受三年减免所得税(另一段)要探索你就要创新,那应当要打破过去的一些东西云仓配,冒一点风险也是必要的,值得的”。

尽管当时的海淀区委区政府对于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始终抱着一种宽容和扶持的态度,但是关于这条街的争论和非议就不曾停止过,何况那是个刚刚走出思想禁锢的年代。为此,中共中心于1987年12月决定,由中心办公厅牵头,国家科委、科协、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科委、海淀区政府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开展全面调查。

为了让调查组对电子一条街有一个直观而系统的了解,海淀区委区政府决定拍摄一个汇报片,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当时刚刚组建电视队伍不久的海淀区广播电视局肩上。

海淀区新闻中心原副主任 张春民:“海淀区广播局这一块要出摄像设备一起搞调查,我记得给我一摞材料,让看着写稿,大概写的一刻钟,再重新到公司包括一些大的场景去拍。这个片子来头大了,要弄好,我也是战战兢兢拍,因为专门给中心去看,还成都仓储公司有北京市的,也有海淀区的,还有中心各部门的,不多,会议桌两旁15、6个人”。

在海淀区融媒体中心的资料库中,记者找到了当年这部供领导们决策参考的汇报片,片中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发展状况做了一个详尽而细致的阐述,希望尽可能地为联合调查组提供事实依据。

经过两个多月的认真调查,联合调查组于1988年2月底完成《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并上报中心。

1988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以《希望的火光》为标题,全文刊登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提出“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四自原则。

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俗称十八条。

同年8月5日,“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公布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试验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集《拓荒》到这里就结束了

第三方仓储配送

盛世嘉祥(北京)物流有限公司——盛世云仓为您提供:电商仓储物流、代打包、代发货、代收货款、个性化增值等一站式服务,历经 10年双 11 大考 2000 家知名品牌的共同选择!咨询热线:400-998-0273,盛世云仓官网www.34yc.cn

注: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并联系盛世云仓,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部分采集于网络,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谢谢。

核心业务

核心业务:仓配一体化、电商仓储物流、代打包代发货、代收货款

官方微信公众号

盛世云仓官方二维码